东京奥运会,中国的第6块金牌,拿得很刺激。
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,谌利军惊险地夺得金牌。
赛后他哭了。
很多了解他经历的网友也哭了,包括我。
因为这不只是一枚惊喜的励志金牌,更是一个苦孩子的逆袭人生。
他的故事,特别值得看。
一、
谌(shèn)利军出生于湖南安化县,一个农村家庭。
他家是特困户,父母务农打工,家里还有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叔叔,和年迈的奶奶。
谌爸爸身材魁梧,是远近闻名的“大力士”,跑货运时,能轻松拉起500斤的货。
所以,益阳少儿体校的举重队招生时,有人就向蒋益龙教练推荐,说谌家有个孩子,说不定是好苗子。
蒋教练特地跑到谌家,喊来孩子一看,瘦瘦小小的,不太像大力士的样子。
但在立定跳远的测试里,10岁的谌利军打着赤脚,在水泥地上随便那么一跳,就蹦出去老远。
尺子一量,两米三六!
这是个惊人的成绩。
再做俯卧撑,谌利军浑身是劲,一口气能做50几个。
蒋教授惊了,从教这么多年,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天赋这么高的孩子。
他极力说服这家人,说这孩子练举重,肯定有出息。
谌爸爸非常支持:我坚决相信你能把他培养成世界冠军!
可妈妈谌友珍考虑得更多:
练举重太苦了,要是孩子没举出成绩,身材还练得矮矮的,在农村连女朋友都不好找。
妈妈不同意,孩子就带不走。
为了这个好苗子,蒋教练一个暑假上门请了五次。
谌利军也真的想去,他抱着教练的腿求妈妈。
求来求去,妈妈终于勉强同意了。
小利军如愿来到体校,开始训练。
举重训练,是难以想象的苦。
但谌利军表现得不像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,他特别自觉、特别刻苦,一心想练出好成绩。
可惜命运弄人,不到1年,他本就贫寒的家垮了。
谌利军的爸爸突发脑癌,卧床不起,失去了劳动力。
再加上心脏病的叔叔、年迈的奶奶,一家五口的重担,全落到了妈妈谌友珍一个人身上。
她在瓦厂打工,一个月拿七八百块钱,要养家糊口,又要挣老公的医药费,她自己还有点残疾,听力非常不好。
虽然儿子在体校免了学费,教练也很照顾,但她还是非常疲惫、无助。
小利军心疼妈妈的难,一狠心,决定放弃举重。
他偷偷跑回了家,准备打工挣钱,帮妈妈养家。
蒋教练急坏了,租了一辆拖拉机,追到了谌家。
他跟谌友珍聊了很久很久,告诉她这孩子真是练举重的料,将来一定能出好成绩。
谌妈妈被打动了,她咬咬牙下了决心,家里再难,也一定要让儿子放手追梦。
二、
2010年,17岁的谌利军得了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。
谌友珍很高兴,仿佛在至暗的夜里,看到了一丝曙光。
她自己跑去长沙打工,比之前挣得多一点。
这个家似乎要好起来了。
可2012年,噩耗传来。
谌利军的爸爸病逝了。
这个一生艰难的男人,一直梦想孩子能有出息。
可是,虽然他大力支持孩子举重,也隐隐感受到了明天的希望,却还是因为重病,没看到儿子一场比赛,就憾然离世了。
谌友珍一边安慰着儿子,一边逼自己振作。
她留在了长沙,打三份工,没日没夜地工作。
另一边,谌利军训练得更加艰苦,对自己越来越狠。
2013年,他成为了世界举重锦标赛的冠军。
2015年,他卫冕冠军,还破了世界纪录。
终于赚到了一点点钱,他把家里的债还完了,还把老家房子修了修。
但是举重运动不像那些热门运动,即便是登顶世锦赛冠军,收入也有限。
谌利军最大的盼望,还是拿到奥运会金牌。
2016年,23岁的谌利军出征里约,第一次参加奥运会。
他是62公斤级举重的夺冠大热门。
奥运前夕,有记者去他家乡走访,拍下了照片。
这个世界冠军的家,清贫得让人心酸。
水泥砌的墙,很多处都开裂了,地板上满是屋子漏雨的痕迹。
家里有年迈的老人,可窗户没装玻璃,楼梯也没装栏杆。
家里唯一的电器,是一台双开门电冰箱,是谌利军世锦赛夺冠后买的。
而奶奶病情严重,需要动手术,也没敢告诉他。
当年里约奥运,全村人都非常期待,人们兴奋地跑到谌家,想陪他们一起见证冠军的诞生。
那时谌家没有像样的电视,最后还是村长搬来了一台电视机,乡亲们才围在一块儿看了比赛。
一切准备就绪,只等谌利军胜利夺冠。
哪知道,命运又开了个大玩笑。
谌利军第一次上台试举,就没举起来,他肌肉抽筋了。
他紧张又痛苦地跛着脚下了台。
太感人了
很励志
其实大家都不容易